天才一秒记住【三味小说网】地址:www.ourshanwei.com
们打下手,和整理实验数据。
对实验室正在进行的项目,他起初兴趣不大,但计算机里的数据却不一样,通过观察和翻阅文档,不经意间就有了收获。
这次的科研项目,为收集数据,布朗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不同物种的细胞培养,用途暂且不谈,负责细胞生命维持的庞大机器,每天都会产生检测数据,把这些数据和学长们录入的讯息结合起来,方然就发现了一种现象:
某一物种的细胞,在培养皿里存活的平均寿命,和这物种的平均寿命,两者间居然没什么统计意义上的联系。
换句话说,生命长的物种,它们的细胞,并不一定在培养皿里也活得长。
这方面的例证,其实,方然早就知道,存在于很多实验室里的“海拉细胞”,就是一个细胞寿命与物种寿命毫无关联的案例,不过那毕竟是坎瑟细胞,不具有普遍性,现在通过数据集合而发现了这一点,就引发了方然的思考。
物种的寿命,和组成物种身体的细胞寿命,并不一致,这本身并不奇怪。
按起码的生物学常识,物种的寿命和体内细胞的寿命,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譬如说人,平均寿命约七十岁的物种,体内细胞的寿命却千差万别,小肠上皮细胞在两到三天内就会更新一遍,而中枢神经细胞却往往与人同寿。
细胞的分化,演化,完成各自的职责是第一位的,寿命相对来说并不重要。
但这也意味着,细胞的寿命,并不能直接决定个体的寿命,死亡的细胞,会被不断分裂的其他同类型细胞所替代,虽然这种分裂,由于端粒磨损而有一定的极限,但细胞分裂能力的丧失、乃至凋亡,并不会直接决定个体的生死。
个体的死亡,并不等同于身体细胞的死亡,这一点方然还是很清楚的,却也让他迷惘。
衰老细胞会凋亡,不难理解,是清除dna受损细胞的演化措施。
然而一个人,哪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那种人,在死亡降临时,身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还活着,甚至还远没有到端粒磨损殆尽的凋亡时刻。
绝大多数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