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味小说网】地址:www.ourshanwei.com
这条道路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或许是他对于科研工作过于重视的态度,使得苏泽英决定走上这样的道路,可不管怎么说,苏咏霖也感到很欣慰。
苏氏家族可以出现政治人物,但最好是在他死了之后,时间可以稍微久一点。
当大明真正成为一个民主共和国之后,苏氏家族的子孙们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商也好,从政也好,从事研究工作也好。
对于自己没有培养出一个政客而是培养出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事情,苏咏霖感到无比欣慰。
大明的历史从共和二零二三年开始,就产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火车鸣笛声的响起,随着大同煤矿到大同炼焦工场之间那列火车飞速的奔驰,大明的历史陡然加速了。
共和二零二四年年底,大同行省的十六个重要煤矿产区和七座炼焦工场之间已经全面完成了铁轨铺设与火车的运行。
交通运输时间和成本的大幅度缩减使得煤炭、焦炭的产量急剧上涨,大同行省地区的煤炭价格和焦炭价格开始往下降。
与此同时,火车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改进,运输承载量和蒸汽动力机的效率大大提升,进一步缩减了运行成本。
于是,一条从中都抵达大同行省治所所在地大同城的铁轨铺设计划已经制定完成,上报中都之后得到了批准,已经准备开始建设了。
这条铁路一旦开始运行,整个燕云地区的煤炭价格和工场使用的焦炭的成本价格都会大大下降,这会给燕云地区的民众生活和工场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
大同行省内部的经验表明,火车轨道铺设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煤炭价格和焦炭价格就会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地方需求量的猛增。
需求量的猛增会使得工场加快生产效率和生产量,这又会进一步促使技术革新的出现。
从共和二零二四年年初到共和二零二五年年中,在煤炭、焦炭、炼钢铁、火器制造等各多个领域中,累计出现了三十八次大大小小的技术革新,其中具备实用价值的高达二十一项。
毫无疑问,大明国内的工业革命已经初见曙光,大明国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