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小说网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初探 (第6/20页)

天才一秒记住【三味小说网】地址:www.ourshanwei.com

署环布山麓,集中于山的西麓、东麓与南麓。转运使司“在州之清远门内,即旧江夏县及县丞厅也”;湖广总领所“置司在武昌门内”;都统制司先“置司于州治”,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移司于城东黄鹄山之麓,即冯文简公之旧宅也。”以上皆出自《舆地纪胜》卷六六《鄂州•监司军帅沿革》。]基本上都分布在地势高险的子城之内。

路级衙署之外,江夏县与鄂州同治,衙署坐落在州治东南子城的一座角楼——焦度楼下。《舆地纪胜》卷六六《鄂州•县沿革》“江夏”条,同书同卷《鄂州•古迹》“焦度楼”条。]

与各级衙署错落交织的是众多的楼台亭阁。

山川形胜历来是官员士夫、文人墨客登临吟咏的最爱,黄鹄山间建有众多的楼台亭阁,子城路府(州)衙署一带尤为集中。

最有名者为黄鹤楼。“在子城西南隅,黄鹄矶山上。”黄鹤楼“因山得名”,“自南朝已著”,最初是用作战守的瞭望楼,后来引出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抒怀的对象。唐代是黄鹤楼的极盛时期,“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依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唐)阎伯里:《黄鹤楼记》。引自:《文苑英华》卷八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版。]李白、王维、贾岛、白居易等名家都有佳作传世,崔颢的《黄鹤楼》诗更是千古绝唱。入宋以后,有关黄鹤楼的诗文、碑记仍然不少,并有一幅界画,至今尚存。画面可见,黄鹤楼已成建筑群体,主楼周围有小轩、曲廊、重檐华亭环绕;楼群雄峙在紧连城墙的高地上,俯瞰大江,江面波涛相逐,船桅耸立。参见: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文物志》“古建筑•亭台楼阁”,第42~43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但南宋以后,黄鹤楼“楼已废,故址亦不复存”。《入蜀记》第五,??页。]

宋代鄂州城为数众多的楼阁中,声名最高的是南楼。“南楼,在郡治正南黄鹄山顶,中间尝改为白云阁。元祐间知州方泽重建,复旧名。”《舆地纪胜》卷六六《鄂州•景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鬼医圣手 星辰之主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碎星物语 都市之我死后超凶的林天 盗墓:我娶了尸族女皇 天下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