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味小说网】地址:www.ourshanwei.com
一点马匹,有什么好斤斤计较的。
天气这么不好,粮食发霉变质,那也是情有可原啊!
就这样,俺答不断遭受着损失,最妙的是,这些印度人总能给自己的错误找出船新的理由。
至于让他们反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上层的婆罗门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大明讲究知行合一,对不起,在这些几千年的职业嘴炮婆罗门看来,他们是高贵的人群,生下来就是思考的,就是哲学家,用嘴巴来启迪其他人。
要让他们做事,那是痴心妄想。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动手动脚了,那还是婆罗门吗?
这个社会天然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的精英群体,他们敏于言而不能行。另外一大部分,则是实实在在的底层人员。
他们做着实实在在的工作,却又不能言。而且他们还集体向往着婆罗门的境界,把现在从事的工作当成了一种磨练。
这么个倒霉的格局,要是能真正做成什么事情,那才叫奇葩呢!
没有法子,俺答只有引入大明的文人,由他们组成管理集团,就像是请一群职业经理人一样,替他管理天竺。
这么干的结果就是每年通过贸易,大明能从天竺弄到三千万两以上的利润。大明的银行遍布天竺沿海。
昼夜不停,榨取利润,输送回大明,送回江南……
朱载基已经计算过了,伴随着工业发展,大片的农田变成了工厂,城市不断扩容,更要命的是种植桑树,棉花,茶树……挤占农田用地,传统的鱼米之乡,不但没法供应粮食,反而需要从外面进口。
也幸好多了个印度背锅,每年能提供大量的粮食,又能消化掉同样多的工业品,总算是给大明的工业发展打通了任督二脉。
两京之间的铁路,从京城到开封的铁路,从西安向西域的铁路,还有连接江南的铁路。
朱载基一口气开了五条铁路线。
相比起当初他师父王岳,修一条铁路,还要小心翼翼,精打细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