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小说网

第824章 又骗了一次 (第2/6页)

天才一秒记住【三味小说网】地址:www.ourshanwei.com

这部伟大的唐诗差点失传,因而他的作者也差点被埋没。

不过考据学家也只能大致地告诉世人:诗人名叫张若虚,大约生活的初唐开元年间。开元盛世后,官场失意的诗人回到了家乡扬州。一天春夜,他独步长江之畔。至正逢百花盛开,明月高照,一江春水滚滚东去,浑蒙如初的大自然壮景触动了诗人的万千思绪,奔腾的诗情。

仿佛有如神助,春,江,花,月,夜这五个美如少女的诗歌意象,花团锦簇地涌出天际,在诗人的笔下恣肆汪洋地喷发了出来。

诗中那热烈而饱满的气象,顿时让天地通透,万象清澈,也使初唐的诗坛大放异彩。

在唐诗的海洋里大放异彩的《春江花月夜》更像是一个意外,是唐诗大秀场上的一个意外,一个孤立的高峰。

这首长诗所表现的内容与表达的方式在中国诗歌史上几乎空前绝后,从诗经到新诗都难以找得到与它相像的作品。

它孤零零地屹立在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上,前后都不见同类。

人们无法了解张若虚更多的人生故事,只能更多地去解读他留下的伟大诗歌。

这首诗虽然字字珠玑,但全诗的精华都蕴含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里。

因为正是这两句使得奔腾的唐诗大河有了另一个方向,使得一首诗超越了诗,而抵达另一个更高的高度——哲学的高度。

这在群星璀璨的唐诗星空绝无仅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它成为前后都没有同伴的孤独的高峰。

而它同时又是诗,是诗的哲学,是哲学之诗。

起始四句就把全诗春、江、花、月、夜五个主要意象中的四个一并推出,顿时就营造了一幅大江东去,明月孤悬,春潮澎湃,夜野无垠的辽阔、深邃的画面,一下子就确定了全诗雄浑壮美的基调。

但诗人的关注点却不在景色。他描写春、江、花、月、夜的壮美,是为了引出人在这样壮美的自然面前不禁产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

这是个宏大而古老的疑问,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完美重生 我在玄幻世界冒充天机神算 人在东京,转世武僧 病娇厂督的小宫女 诸天降临现实 穿书后我活成了戏精女配 每次轮回都在凶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