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味小说网】地址:www.ourshanwei.com
护液,也必须特别定制,确保与人体相适应。
保护液的难度,倒是比呼吸液简单一些。
呼吸液这边,也不是从嘴巴呼吸了,而是直接在胸腔开四个口,连接两个肺叶区,然后两个注入呼吸液,两个抽出废液,实现人工呼吸。
这个系统被称为“人造腮”,专门为液体环境下的呼吸而研发的。
而安全的呼吸液,这个项目已经研发了快两年时间了,直达四个月之前,一种o8—n4—h2o材料的出现,才让这个项目突飞猛进。
这是一种富氧液体,进入肺泡后,可以和肺泡产生反应,生成4个o2、1个n4—h2o。其中氧气被肺泡用于呼吸,而超氮水和二氧化碳,则被作为废液废气排出体外。
当呼吸液、保护液充斥着人体内部时,而体表也包裹在液体中,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人类就可以硬抗超过80~120g的加速度。
虽然现阶段的运载火箭,加速度还没有超过10g,但是采用n20高能燃料的大中华,其运载火箭的加速度,一直处于比较高的范围,在大气层上升阶段中,平均加速度造成的负荷,在4~8g之间,平均值是。
这对于需要频繁进入外太空的宇航员而言,会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
而身体改造后,通过抗荷模式,宇航员基本不会感受到太严重的负荷,哪怕是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健康普通人,也可以安全进入外太空。
这对于开拓外太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毕竟中华航天局中,目前专业的宇航员,一共有1369人;预备航天员,大约在5000~6000人左右。
非专业的宇航员,即科研人员之类,目前只有372人。
毕竟,就算是科研人员要上外太空,运载火箭的加速度,可是众生平等的。
因此可以上外太空的科研人员,都年轻力壮的,也是航天局最宝贵的人才。
不解决加速度的负荷问题,人类就很难大规模进军外太空,这会人工重力技术一样,也是门槛之一。
陆学东看完深潜者机甲的各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