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味小说网】地址:www.ourshanwei.com
心中迷惑难解,还请兄长开释。”
孔敏行端坐不动,一见面时的那种士大夫的闲适悠雅已经消失不见,代之而起的是如对大宾的郑重,这是对张瀚的礼遇,以孔敏行的身份地位,就算张瀚的身家不菲,其实也无须如此,这种态度,只是代表他对张瀚个人的看重。
听完张瀚的问题后,孔敏行的脸上露出苦涩之意,他迟疑良久,才郑重答道:“文澜的问题,实在是一篇大文章,老实说,足可下笔千言来回答。但在这里,自然无法答的那般详细,我只能说,因人成事,也因人而废事。”
“至之兄是说,玄扈公在天津所为之事,他在则成,不在则废?”
“差不多吧。”孔敏行道:“其实掣肘之处甚多,老师不仅要做民政的事,还要关心朝堂,去年来因为东虏的事发了,老师还被皇上授与编练新军一事,近半年多来,多半将精力放在练兵的事上,农庄上的事,自然就荒废了,无人主持,农学的事原本就不被看好,也无人来管,此前所费的心血,多半浪掷。至于文澜说的番薯和玉米低产,老师这些年都在试种,番薯的问题主要有好几处,一则是种子不易过冬,种植上南方易于北方,而南方土地肥沃,稻米高产,又不太注重番薯种植,只拿这种东西当点心,所以并没有广为种植。二则,就是要挑选良种,与玉米一样,精心挑种之后,产量最少增加三成,于各方的良种中再选良种,产量必然大为增加,但没有朝廷牵头做这样的事,老师和我等的力量有限,哪有这种可能?其实我跟着老师多年种植,老师在农政全书中已经叙述了一些番薯种植改良增产之法,如翻蔓,剪茎,冷床育苗,剪茎育种,育苗越冬,窖藏干藏诸法,再能广选良种,番薯在北方广为种植还是办的到的,如果真的能在沿九边之地推广番薯种植,真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惜老师的呼吁朝堂诸公和皇上都不加理会,真真是可惜了。”
---------
这两天更新有点问题,实在抱歉,主要是感冒太重,每日昏昏沉沉,鼻涕不断,家里四个人感冒,别人早就好了,我真是悲剧。